无障碍版 全站搜索:
议政成果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建言献策 > 议政成果

关于加快佛山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案

发布日期:2015-09-10 信息来源:市政协 分享至:
  

201591日市政协十一届十次常委会议通过)

  为促进我市中医药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根据我市发展需要和市政协常委会工作安排,今年57月,市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就加快佛山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并形成《加快佛山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825日,市政协召开主席会议对报告进行审议讨论。在此基础上,91日,市政协召开十一届十次常委会议,就我市加快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问题进行专题议政。

  会议充分肯定调研组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及其调研报告。会议认为,我市中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岭南文化渊源,经过不断发展,已打下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的良好基础,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目前我市中医药的优势仍未得到充分发挥,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推动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还不够大,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的路径不够丰富,中医药的核心竞争力不够强。

  会议认为,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今年五月,国务院办公厅还发布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为加快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中医药是佛山的一张城市名片,也是我市的一大优势。加快我市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不仅有利于深化医药卫生改革、保障群众身心健康;也有利于优化我市经济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更有助于打造城市特色品牌,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我市的文化高度和文化影响力。我们应充分看到我市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巨大优势,充分看到中医文化产业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庞大的市场需求,切实把握好当前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大好机遇,一手抓好中医药文化的开发利用,一手抓好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壮大,通过弘扬文化来发展产业,通过壮大产业来提升文化,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岭南中医药名城。为此,建议:

  一、加大规划引领和政策扶持,为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加快制定我市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及早组织编制《佛山市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佛山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运作模式、保障措施和实施步骤。二是加大对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和政策扶持。建议市政府成立专责领导小组,并在市卫计局设立中医科,切实加强中医药发展管理工作。制定一份指导性、操作性强的政策性文件,对中医药的生产、医疗、教育、科研、影视、出版、人才引进等给予政策扶持。三是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建议市政府设立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扩大生产、打造品牌、吸引人才等。

  二、创新发展模式,力促中医药产业加快发展。一是加快转型升级,发展壮大现有中医药骨干企业。大力推进落实《市政府与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为龙头,整合我市现有中医药骨干企业,帮助他们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研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实现新壮大。积极推动互联网+中医药发展。二是建设中医药产业园区,提高中医药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规划建设一个有一定规模的中医药产业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吸引一批技术领先、资金充足、特色明显的知名中医药企业落户园区,设立研发中心或区域总部。三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鼓励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联合建立技术中心、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创新团队等产学研合作组织。支持有条件的中医院加强与科研机构、药品生产企业的合作,促进临床科研成果产业化。

  三、深度挖掘佛药文化内涵,提升佛山中医药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一是抓好我市中医药文化资源的普查和开发利用。对全市中医药文化资源进行摸底调查,切实摸清我市中医药文化资源的家底,切实做好中医药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二是高起点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及早组织开展论证,把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局编制的《佛山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发展设想》修编为可操作性的规划,早日把佛山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建设起来。三是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把我市中医药文化元素突出的资源整合起来,开发出一条有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旅游线路,让游客感受佛山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同时,还可以将佛山中医药文化与粤剧、武术、陶瓷、岭南美食等佛山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佛山文化旅游线路。四是加强我市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广告、动漫等文化产品,建立宣传窗口,加强中医药知识宣传与普及。加大对佛药品牌的宣传推介,擦亮佛山岭南药祖的品牌。定期举办岭南中医药文化节,使之成为宣传佛山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四、推动医、药、养有机融合,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一是进一步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以市中医院为龙头,组建佛山中医医疗集团。以佛山市中医院为核心,建立佛山市中医远程会诊中心。大力支持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院、疗养院和中医诊所。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二是多形式推进医养结合医疗服务新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增设养老中心或病区,开展以中医为特色的康复、保健、养生、治疗、生活护理以及临终关怀等医养结合服务。积极开发和利用中医养生资源,建立连锁中医药保健养生馆等养生保健场所。三是大力推进中医治未病工作。以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为龙头,辐射带动各级医疗机构开展治未病服务。

  五、加大中医药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为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建立有利于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加快引进中医药高等技术人才和学术带头人。大力培养和造就集中医药、文化、创意、市场运营等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复合型人才。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设立中医药专业,培养一批中医药人才。有关部门在师承传艺方面制定一套老、中、青的师承制度,继续开展佛山名中医评选活动。加强和充实基层医疗机构中医人才队伍。

    附件:加快佛山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相关新闻
视频推荐
  • 民生热点“求解”全国两会 民生热点“求解”全国两会
  • 2012全国两会明起拉开帷幕 2012全国两会明起拉开帷幕
网上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