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全站搜索:
委员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委员风采

赖明建:推广农业“三新”,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发布日期:2023-07-05 信息来源:本网 分享至:

赖明建.jpg

  【委员名片】

  姓名:赖明建

  职务:佛山市政协农业农村委兼职副主任,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

  关注领域:城乡融合发展、推进数字农业、强化农业农村发展的科技支撑。

  主要提案:《关于推进佛山农业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作为一名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工作在农村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佛山市政协农业农村委兼职副主任,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赖明建长期从事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致力于用科技创新成果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近年来,在聚焦农业农村发展的同时,赖明建的视野也投向了野生动物保育、城市公共管理等更多领域,为佛山生态环境及城市面貌优化升级建言献策。

  “铸就三农魂,奋进新时代,为三农工作献策,为乡村振兴建言。”这是赖明建在佛山市政协履职的心得。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他针对农业种业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等工作的提案,对于佛山农业农村发展意义重大。面向未来,在佛山加快打造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市的背景下,他又围绕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等关键议题,提出了多方面建议。

  从农业工作者到政协委员,角色转换间,赖明建正用行动诠释:脚踏沃土,心系家国。

   

  推广农业新科技

  选育新品种带动农民增收

  赖明建一直从事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名“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曾经梦想远离农村、不当农民,但最终又回归到农业农村工作的农业科技工作者”。

  之所以选择回归田园沃土,部分源自赖明建对“科技兴农”的信念。近年来,他先后作为第一完成人,选育出禅山占、禅银丝苗等2个水稻新品种并通过了省审定,参与了三澳占、禅特丝苗等多个水稻新品种的选育种工作。

  科技兴农,优种惠农。在赖明建的协助下,每年示范推广的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新品种持续提高农业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赖明建还先后获得佛山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3项,获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项,获得“院地合作科技先锋”“佛山市优秀政协委员”等多项荣誉。

  2020年6月,赖明建增补为十二届市政协委员,2022年1月成为十三届市政协委员,并获聘为市政协农业农村委兼职副主任。两年多来,赖明建先后提出或合并提出了《关于加强对鼋保护及繁育工作的建议》《关于推进佛山农业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让佛山老百姓共享城市公共停车空间的建议》等7个提案,并联名参与20多个提案,成为一名“高产委员”,其中部分提案还获评“优秀提案”,或成为传媒督办提案。

  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赖明建还作为广东省第八批援藏干部参加援藏工作。在墨脱,他买来种子、提供技术、请来专家,带领当地群众开辟了“冬种蔬菜”的农业生产新模式,既解决了冬天吃菜难题,也增加了群众收入。最终,赖明建获得“西藏自治区优秀援藏干部人才”荣誉称号。

   

  建言城乡融合发展

  “五位一体”推动乡村振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建设农业强国,离不开科技创新力量的推动。赖明建认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必须“头顶烈日披风雨,脚踏实地为三农”,学农、爱农、助农,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创新意识,推广实用技术,大胆创新、勇于创新,用实实在在的科技创新成果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实现全面振兴奉献智慧与力量。

  但在赖明建看来,相对于城市的高速发展,农业农村的发展不充分以及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仍是佛山市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为此,他计划就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做好数字农业、提升农业农村发展的科技支撑等方面提交提案。

  “我建议要进一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完善乡村长远规划,继续整治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全面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持续大力促进佛山市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赖明建说。


相关新闻
视频推荐
  • 民生热点“求解”全国两会 民生热点“求解”全国两会
  • 2012全国两会明起拉开帷幕 2012全国两会明起拉开帷幕
网上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