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全站搜索:
委员风采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委员风采

王振华:心系科技成果转化,建言构筑“四链”融合支持机制

发布日期:2023-07-05 信息来源:本网 分享至:

王振华.jpg

  【委员名片】

  姓名:王振华

  职务:中科传感(佛山)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关注领域: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探索“四链”深度有效的融合机制。

  主要提案:《关于“一园+一校+N工厂”模式的传感器集群园区的建议》

  将“上天入海”的高精尖技术产品转化为服务民生的“好帮手”,是王振华创业以来一直坚持推动的事业。

  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传感器是产业现代化的基石。作为中科传感(佛山)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振华主要从事传感器领域研发工作,希望为佛山制造乃至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科技成果转化”是王振华创新创业的关键词,长期以来,他对这一话题有着更为深入的理解。作为佛山市政协常委,王振华在建言履职过程中,最关注的就是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他提出的多份提案,直指科创团队如何跨越“死亡之谷”的问题,致力推动建立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金融链深度有效融合机制。

   

  成果转化赋能产业

  助力高标准推进制造业当家

  近年来,佛山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2022年12月,佛山市委十三届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高标准推进制造业当家行动方案》,提出筑牢科技、金融、人才等六大“台柱子”。

  坚持制造业当家,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一大要义是全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作为近年落地佛山的科创团队,王振华带领企业专攻高精尖传感器技术转化应用,成为佛山抢占制造业创新高地的一支“生力军”。

  传感器作为数字经济的“电子五官”,是物联网信息化的基础信息源重要关节,根据广东省相关政策规划,未来将大力推进智能传感器技术创新,促进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发展。在此背景下,王振华结合佛山实际,在2021年提出了《关于“一园+一校+N工厂”模式的传感器集群园区的建议》。

  王振华观察到,佛山目前已具有多层级产业孵化器,产业园区林立,但传感器企业还呈现零星散落碎片分布,尚无专业产业园区支撑。为此,他曾提出建议,打造特色产业园,形成“一园+一校+N工厂”模式的产业集聚区,以人才链的“强”,激发创新链的“活”,托举产业链的“优”。在王振华的畅想中,佛山应建设更具影响力的重大创新载体,以此完善人才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平台、研发创新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全球影响力的“强磁场”,以“百花齐放”的生动实践,迎来佛山科创的“满园春色”。

   

  建言“四链”融合

  科技创新呼唤机制保障

     推动重大创新载体建设背后,是王振华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长远思虑。

  身为一名创业者,王振华深感科技成果转化之不易。他最关心的问题,是科创团队如何跨越“死亡之谷”,刺破冰层、突围而出。

  “科技成果不转化,是最大的损失。”王振华认为,应当加快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金融链“四链”深度有效融合机制。

  王振华表示,希望在政府主导下,加速推进技术体系的构建、综合试验平台的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共享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在市场机制下,推进技术创新、技术转移、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网状的科技创新共同体。

  瞄准市委“515”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高标准推进制造业当家,王振华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促进科技产业与金融融合良性循环发展,完善金融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机制,探索发行科技专项债、专项产业基金等金融形式为企业纾解压力。二是促进人才引入和评价机制,培育与引进并举,与地方院校联合,加强培育专业工程师及产业技术人员。三是深化创新创业生态营造,充分激发市场活力,通过政府、行业协会“搭桥”,引导对接属地企业资源优享。四是持续优化创新创业政策,精准聚焦产业发展,赋能创新创业的高能级平台载体,促进深化保障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


相关新闻
视频推荐
  • 民生热点“求解”全国两会 民生热点“求解”全国两会
  • 2012全国两会明起拉开帷幕 2012全国两会明起拉开帷幕
网上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