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版 全站搜索:
十届四次会议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协会议 > 全体会议 > 十届四次会议

大会发言:加大扶持,优化环境,推动出口贸易稳定增长

发布日期:2010-08-02 信息来源:市政协 分享至:

 

加大扶持 优化环境 推动出口贸易稳定增长

 

民建佛山市委会

 

近年来,我市抓住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机遇,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大力支持出口贸易发展,出口企业不断增加,出口市场不断开拓,出口贸易额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运行态势,2003年全市出口总额突破百亿美元大关,2008年达289.6亿美元,位居珠三角乃至全国前列。出口贸易已经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但进入2009年,受各种因素影响,特别是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冲击,不少发达国家经济出现衰退,导致国外需求显著减少的影响,我市对外贸易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2009年出口总额为245.8亿美元,同比下降15.1%。面对严峻形势,我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对出口企业的帮扶服务,使我市外贸出口所受影响控制在相对较小的程度,同时广大出口企业努力克服困难,调整结构,寻找机遇,开拓市场,化解风险,取得积极的效果。

但是,我市出口贸易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和尽快解决:一是传统优势出口产品如陶瓷、铝材、家具、服装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还较低,技术管理和知识溢出效应不够高。二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名牌不多,品牌扶持措施仍需进一步优化,“走出去”发展战略有待加强。目前我市境外设立的企业60多家,协议总投资不到2亿美元,与我市经济规模不相适应。三是保税物流监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我市作为经济相对发达的开放型城市,仅有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未有高层次的保税物流监管体系,与我市的开放型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四是佛山企业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在全国同等城市中排名前列。国外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以及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市外贸出口的重要障碍。

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我市应增强忧患意识,认清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主动的工作、更加有力的措施,千方百计推动外贸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外贸主体、产品、市场和贸易方式结构不断优化,推动对外贸易从规模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从发挥低成本、低价格优势向提升核心竞争力、综合竞争力优势转变。为此建议:

一、认真落实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

在整体外贸形势低迷的背景下,政府要想方设法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服务,扶持企业开拓市场,寻求发展之路。有关部门应切实加强对外贸工作的指导,加强对国家、省有关外经贸政策的研究和运用,用足用好鼓励外贸发展的政策。要全面落实广东省政府《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097号)精神,根据我市外贸发展情况,抓紧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安排落实专项资金,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鼓励各新闻媒体加强对外贸发展的专题报道,大力宣传外贸形势、政策法规、业务动态、工作成果,对那些出口业绩逆势增长的优质企业,应及时给予表彰奖励,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引导广大外贸企业破难解忧,营造有利于我市外贸发展的舆论氛围。

二、加强出口品牌建设,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推动企业建设自主出口品牌。进一步健全出口品牌评价、保护、推广、扶持体系,加强出口品牌培育和宣传,积极开展出口名牌评选工作,支持企业争创国家级和省级出口名牌。实行出口名牌动态管理机制,坚持申报一批、培育一批、发展一批。鼓励品牌企业设立境外自主品牌专营店、研发和售后服务机构,重点支持企业以并购及与跨国公司、行业龙头企业合资合作、嫁接等方式获取国际知名品牌。

推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鼓励推动企业在巩固和深挖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发新兴市场,找到新的增长点,走市场多元化道路。推动行业协会组织企业抱团赴境内外参加展销活动。充分利用落实CEPA示范城市和先行先试城市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机遇, 引导和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指导企业根据国内外市场的供求状况、产业发展状况和企业自身的国际竞争力状况等综合因素,选择各种适合自己的“走出去”模式。

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区域电子商务平台不仅降低贸易成本,拓宽贸易渠道,也避免了地方信息化建设的重复投入。利用第三方平台,通过聚合各方资源为各地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贸易服务,是帮助各地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政府应对外贸企业使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会员费补助,对企业自建商务平台给予一定比例资助。积极筹建电子商务结算中心,大力普及应用智能化电子商务。

三、进一步优化财税金融环境,做好大通关和检验检疫工作

切实加快出口退税进度。财政、税务、海关、外汇管理等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协作与信息沟通,规范工作标准与时限,整合工作流程,简化有关手续,做到及时受理企业申报、及时进行审核、及时办理退库手续,确保企业出口退税款项及时足额到位。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探索新的适合外贸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制定并实施适应外贸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办法,确定服务外贸企业的专业担保机构,疏通外贸企业融资渠道。

推动企业积极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复杂,而我市近3000家外贸出口企业中投保的企业不足百家,政府要适当提高保险费的补助比例,鼓励和推动企业积极投保出口信用保险。要探索各种新型出口信用保险工具,支持企业规避经营风险。

打造大通关优质环境。进一步完善保税物流体系,提高通关服务水平,营造优质高效的通关环境,为企业出口提供更大的便利。探索和推广新的通关模式,对我市出口规模大、信誉好的出口企业在报检、报关、退税、核销等方面给予优先办理,大力推行出口货物直通放行模式,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快进出口速度。要以我市物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项目为载体,在园区内申报设立保税功能较强、层次较高的保税物流特殊监管区,提升我市保税物流体系层次。鼓励企业充分利用保税仓库的功能,开展各项进口业务和加工贸易业务。在强化市内部门协作的同时,加强与口岸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协调,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出口中遇到的问题。

提高检验检疫效率。进一步优化报检环境,提高检验便利程度,切实提高查验效率。对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在推荐免验、分类管理、模式选择、对外注册、通关便利方面提供全方位优惠。大力推进检验检疫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对诚信守法企业实行优惠便利措施。

四、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不断完善公平贸易工作机制

建立以政府职能部门作为协调服务机构、行业和企业作为反倾销应诉工作主体的工作机制,加大对企业、行业组织应对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贸易壁垒等工作的服务和扶持力度。加强公平贸易培训、宣传,形成行业内反倾销应诉的协议。加快完善对外贸易预警点建设体系,充分发挥其在贸易摩擦预警和应对工作中的前瞻性和主动性,有效防范国际贸易摩擦风险。争取设立市、区的公平贸易工作基金,提供应诉反倾销及其他贸易壁垒事件的经费补助。继续推动企业自律,稳定出口经营秩序。

五、企业自身要强化管理,创新发展

外贸出口企业要抓住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管理体制、技术和风险防范的创新,牢牢地抓住市场需求主线,主动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要积极引进和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工艺,提升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摆脱依赖于“量多价低”的粗放经营模式,加强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的保护,研究开发核心技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发言人:市政协委员、民建市委会委员 周绍缨

相关新闻
视频推荐
  • 民生热点“求解”全国两会 民生热点“求解”全国两会
  • 2012全国两会明起拉开帷幕 2012全国两会明起拉开帷幕
网上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