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全面展开空气质量综合治理的建议
致公党佛山市委会
随着我市在工业、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迅猛发展,空气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空气质量不断恶化。在2009年10月26日省环保局与香港环保署共同发布的粤港珠三角区域空气监控网络监测报告显示,在16个监测子站中,佛山金桔咀和惠景城两个子站点二氧化硫总平均值分别为0.056毫克/立方米和0.048毫克/立方米,在16个监测子站中分列第1和第4位;二氧化氮的监测结果显示,惠景城的总平均值同样最高;可吸入颗粒物的监测中,惠景城站的超标日数达到了41个,超标率接近三成,是珠三角所有监测点中最多的。这对我市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直接关系到600多万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一、我市全面展开空气质量综合治理意义重大
在珠三角空气质量指数上,惠景城监测点是所有监测点中空气质量最差的,金桔咀监测点是倒数第三位。全面展开空气质量综合治理迫在眉睫。
(一)全面展开空气质量综合治理是确保我市“两转型一再造”战略得以实现的抓手。早在2008年市委、市政府就以“两转型一再造”(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环境再造)为发展战略,为佛山今后的发展勾画出清晰的蓝图,提出要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力实施“青山、绿地、蓝天、碧水”工程,力争经过三到五年的努力,再现一个环境美丽整洁的佛山。空气质量恰恰是展示环境再造进展情况的“晴雨表”,空气质量的综合治理是产业转型和环境再造的重要内容。
(二)全面展开空气质量综合治理是确保亚运会顺利举办的必要条件。2009年11月22日,省环保厅召开珠三角大气污染整治暨2010年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亚运空气质量保障的目标是:保证赛事举办期间,广州及涉会城市的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而目前,佛山市基本处在国家三级标准,被列为亚运空气质量控制重点城市之一。空气质量治理可谓任重道远。为此,佛山要以亚运会为契机,继续关停、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扬尘和机动车污染控制,全力展开空气质量综合治理。
二、我市全面展开空气质量综合治理的建议
自2007年整治陶企后,佛山空气质量有所好转,但同珠三角其他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仍需进一步大力整治:
(一)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严控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加强重点行业废气治理与监控、监督力度。对于产业发展带来的污染问题,要本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从严、从紧、从重处理的态度,要量化治污工作指标,并同各级领导干部的业绩与考核联系起来,要有“宁掉几百亿GDP,也要把环境搞好”的决心和魄力。
(二)积极展开扬尘治理工作,成立扬尘综合治理工作组。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以及“三旧”改造建设深入,城区内外的建筑施工扬尘污染已经成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构成因素。为此,要加强扬尘治理工作:一是要绘制我市主要扬尘源分布图,以便于管理和监控;二是组建由公安、建设、交通、城管、环保等单位组成的扬尘治理工作组;三是24小时对建设施工场地、城市建筑、道路和拆迁施工等扬尘源进行监管,严格管理灰土、砂石、垃圾等散流体物料运输车,密闭、遮盖物料,防止遗撒泄露;四是对违反规定和行政许可事项要求,造成洒漏污染道路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严格检查和处罚;五是加大扬尘源和主要路段洒水的频次和力度,有效抑制扬尘。通过扬尘综合治理,使居民呼吸到更透明、更清新的空气。
(三)积极展开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成立路面执法队伍。据统计,目前我市机动车保有量约200多万辆,其中摩托车约120万辆。机动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我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积极治理与淘汰黄标车,公交、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要起到表率作用。据测算,一辆黄标车的排放总量相当于至少20辆国IV车的排放总量。公交、企事业营运和政府公务黄标车的每日路面行驶里程,远比家庭用车多。二是相关部门要从严从速对机动车发放环保标志,提出分阶段实施治理、淘汰和限制高污染机动车上路通行的具体可操作措施与时间表。三是在条件成熟时,分路段、分时段对摩托车限行,在有条件的路段增设自行车用道,鼓励发展自行车连锁租赁市场。四是科学规划市区加油站布点,加强油品质量监管。与北京、广州等管理相对规范的城市相比,我市仍然存在加油站点分布过密、油品质量不优的问题。因此,我市要科学规划并压缩市区内加油站点分布,以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和安全隐患。
(四)学习香港积极发展利民、惠民、环保的公共交通事业。时间与实践证明,城市中心生活区域修建高架路、环路不能解决交通不畅问题,却浪费大量财政,最终只能一次次陷入困局。解决城市中心生活区域的交通问题,关键是发展利民、便民、环保的公共交通。发展和完善市区公共交通,是减少市民机动车使用率,从而降低尾气排放量、缓解空气污染的有效途径。建议市区两级政府统筹规划公共交通网络布局,在公共交通的发展上要大手笔投入,全面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旧公交车,全面更新为清洁环保型公交车,在全省乃至全国树立起清洁、低碳、快速的交通体系。
(五)创新管理,形成各相关政府部门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各级政府部门要向管理要效益、协同求共赢。面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需要完善综合治理推进与协调体制,全面指导和协调空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需要公安、交通、环保、经贸等相关部门统筹协调,加强目标责任管理,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六)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和支持力度,推进各项治理工作顺利进行。从几方面着手:一是增加空气治理方法与手段的科技投入;二是设立环境治理专项基金,鼓励和加快环保事业的发展;三是在黄标车的治理与淘汰中给予适当政府补贴,加快高污染、高能耗机动车的退出;四是加大燃气和电动公交车的财政投放,资助油改气车辆的改造;五是为加快企业排污治理进程,建议市区镇三级政府给予适当的财政资助。
(七)加强宣传教育,全民共建环保城市。在空气面前,全体佛山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为了佛山的空气质量,需要相关部门的严格督查,还需要全体市民的主动参与、配合与支持。如果每位市民都能选择环保的出行方式,如果每位驾驶员、每个工地管理者都能想方设法把扬尘和污染控制到最低,如果每个市民都能为改善空气质量献计出力,如果每个市民都能配合空气治理相关措施的实施,相信佛山的空气会更透明、更清新、更健康。为此,要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加大环保的宣传与教育。
(发言人:市政协常委、致公党市委会副主委 朱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