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如期而至,
市长朱伟率领5位副市长及16个部门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听取委员发言并一一进行回应。

图片来源:市政协
大会发言分两部分,首先是主题发言,然后是最受关注的抢麦环节。委员们使出浑身解数,最终有11名委员在众多委员中成功突围。

(摄影:穆纪武)
他们所关注的话题,从助力企业走出去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从建设大美佛山到提升城市形象,从发展文化产业到建设城市博物馆,从管理电动车、共享单车到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委员们关注的话题涵盖产业、城市、交通、文化等多个方面。
产业发展
打造珠江西岸空港经济新增长极
作为大会第一个发言的委员,市政协委员、民革市委会秘书长李蕾提出要加快珠三角新干线机场规划建设,打造珠江西岸空港经济新增长极。

她表示,广东省政府已明确珠三角新干线机场选址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下一步建议要创新一体化发展的机制体制,积极发展绿色临空产业,构筑大湾区协同创新高地。“希望能充分利用佛山制造业大市优势,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吸引国内优势航空物流企业进驻,把空港经济区打造成区域合作发展的先行区、创新区。”李蕾说,还可以此为契机,力争享受和白云机场旅客具有72小时过境免签和144小时便利签证等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游客到佛山旅游。

回应
市长朱伟:民革这个建议提得非常准、非常好。搬迁旧机场、建设新机场是佛山多少年来的梦想,这项工作在去年终于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按照计划,今年年底机场前期工程要先行动工,前期工程包括进机场的路线、相关的土石方工程,到明年底全面开工,再用三年的时间建成和投入使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谋划临空经济区这个事情。
呼吁佛山打造质量标准品牌
围绕“质量、标准、品牌”引领佛山实体经济发展,市政协常委、市工商联副主席鲍杰军在发言中表示,首要任务就是以质量标准品牌作为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切入点,做出佛山样本。包括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提高质量违法成本,建立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强化技术标准,建设国际化的佛山标准体系;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提高佛山制造的美誉度。
同时以培育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为工作抓手,推动质量佛山建设。他建议抓紧对标德国、欧美等先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积极贯彻落实佛山市工业产品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挖掘和培育一批细分行业“龙头企业”、“隐形冠军”。
回应
副市长乔羽:佛山要实现打造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的目标,就应充分发挥质量的战略性、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把质量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
去年佛山已经出台了工业产品质量提升的三年质量计划,重点打造泛家居、智能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成立高于国家标准的行业标准联盟,目前佛山市已累计成立标准联盟75个。同时,对培育细分龙头作出明确部署,在2017年完成第一批认定154家龙头企业,今年还将认定180家龙头企业。另外,佛山市还通过成立全省第一家数字政府建设管理局,以消除部门间的壁垒。
城市建设
提升城市形态建设大美佛山
市政协委员、顺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副局长曹冬冬是今天即席发言环节中,第一位抢到发言机会的代表。

她认为,佛山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经济规模与城市形态不匹配,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匹配。她建议,未来应该通过大美佛山的建设,以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市为契机,打造一批三龙湾、千灯湖等城市空间品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吸引高端人才,完善服务配套,创建“美好佛山范本”。
除了城市以外,乡村振兴也是委员们关注的重点。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市委会委员黄箭提出,要以现代农业+现代科技+高品质生态,高起点布局乡村振兴战略。佛山绿色乡村发展战略,应坚持差异化发展,高明三水发展工业经济一定要把握与绿色生态的平衡发展。
回应
市长朱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一定要做好生态宜居和产业兴旺协调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村级工业园的整治和改造的问题,接下来要花大力气推进村级工业园的整治和改造。
副市长赵海:随着三年城市升级加两年的延伸计划的实施,佛山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去年开始,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在城市升级的基础上提出城市治理的行动计划,这个计划有8大项目,这些项目投下去后佛山的城市面貌会有巨大的变化。
交通出行
委员们为了成功“抢麦”发言,各出奇招,市政协委员、广东汇博建设集团董事长周惠娜在大会现场高举着自行车模型引起了全场注意,而她带来的议题也和自行车有关。
(摄影:穆纪武)
“近年来的交通规划侧重于干道与地铁,对城市的功能性道路规划有所忽略,导致人、车、路三者的发展渐生矛盾和冲突”, 她建议市政府尽快进行交通调研,修编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则,形成适合佛山本地交通发展的多种交通运行系统。同时尽快对需要上路行驶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依法登记管理。

(摄影:穆纪武)
交通出行与市民息息相关,市政协委员、民建市委会秘书长林荣“有图有真相”,他高举自己拍到的自行车道的图片,指出自行车道是“断头路”、人行道盲道非机动车道混合在一起、障碍物挡道等现象在佛山并不少见,在这样的道路上行驶非常危险。他建议,为了出行安全,要保障给市民安全畅通的自行车道路。
回应
副市长邓建伟:交通道路安全是我最牵挂的公共安全之一。要解决电动车问题应以宣传教育为主、执法纠正为辅,一方面通过政府发布公告、立法,让电动车带牌销售、销售时实名登记;另一方面加强宣传,让电动车规范深入人心,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我相信交通安全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
文:珠江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