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缩短会期,大会发言改为书面发言,政协各参加单位提交了12份大会发言材料,内容包括智慧医养应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城郊万亩郊野森林环”建设等热点问题,为佛山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民革佛山市委会
大力推动我市智慧医养应用 抢占大湾区大健康产业制高点
对策建议:
(一)做好顶层设计,抢占产业发展先机。在三龙湾创新集聚区、佛山国家高新区、佛山“一环”创新圈等重点区域引进相关医疗器械智能装备产业、智慧养老服务与康养旅游地产。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产业发展。开展“岭南中医药现代化”及医学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攻关;设立智慧医养产业发展和创业孵化资金。
(三)完善信息平台体系建设,擦亮佛山健康长寿品牌。以智慧医养应用为基础,构建全市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四)建立标准规范,加强行业监管。建立智慧医养服务标准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和科学伦理规范,制定行业发展指导意见。
(五)聚焦产业优势,推动学科发展。鼓励佛山现有科研团队、医学科研机构开展跨界融合;强化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民盟佛山市委会
用硬科技提升硬实力 以“灯塔工厂”模式照亮佛山制造业转型创新之路
对策建议:
(一)宏观上,由政府牵头,聚集资源,对标标准,强核立柱,培育一批根植佛山的“灯塔工厂”。制定和出台推动“灯塔工厂”建设的指导文件和行动方案;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测试验证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免费或优惠的价格提供给中小企业使用;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和种子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催化“灯塔工厂”。
(二)微观上,企业主动参与,汲取“灯塔工厂”标志性数字用例经验,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小步快跑实现转型升级。分阶段且持续性的获取智能制造要素,建立、完善、扩展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订单获取、产品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智造能力”,小步快跑,最终形成完整、高效、科学的智能制造系统。
民建佛山市委会
建议佛山积极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块链应用示范基地
对策建议:
(一)加强统筹规划,积极推进区块链应用发展。将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技术全面统筹推进;建立市级层面的区块链推广应用领导小组;加大对区块链技术研究和应用落地的投入和扶持;加快建设一个统一的市级区块链公有链基础平台。
(二)推动区块链与产业融合,促进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加强区块链技术与既有产品与服务的融合创新;大力争取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等互联网巨头来佛山设立“区块链+制造业”研发应用中心。
(三)推动区块链嵌入城市建设,帮助改善民生服务。在“区块链+公共资源交易”“区块链+政务服务”和“区块链+数据共享”等重点领域建设样板示范工程;推广禅城区“区块链+”政务服务的应用成果。
(四)推动区块链助力疫情防控,增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借助“区块链+大数据”构建完善具有公信力的综合数据信息平台。
(五)推动形成认识区块链、运用区块链的社会氛围。加大区块链有关知识的宣传力度;促进区块链各类要素资源集聚;围绕区块链技术发展和应用需求培养专业人才。
民进佛山市委会
关于大力推进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
对策建议:
(一)提起高度重视,层层狠抓落实。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由“一把手”亲自抓;成立专门机构合理配置市、区层面的垃圾分类机构和人员;推动立法,尽快出台佛山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二)做好群众工作,保障设施落地。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公众对创建文明城市的情感共鸣;按照受益地区补偿受损地区的原则,切实制订垃圾处理生态补偿机制。
(三)形成部门合力,坚持齐抓共管。各部门都树立“管行业就要管垃圾分类”的理念,成为垃圾分类工作长期、有效落实的坚实抓手。
(四)社区重点发力,增强基层力量。在资金、人员等方面向社区倾斜,或加大资金保障引入社会服务,切实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五)加强专项治理,不留卫生死角。在日常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中,要重视医疗垃圾、有害垃圾等特殊性质垃圾的安全处理。
农工党佛山市委会
把握“双区驱动”战略机遇,助力复工复产 进一步促进我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对策建议:
(一)强强联合,促进工业设计成果在我市的产业化落地。推动我市与深圳、香港、广州等区内生产性服务业发达的兄弟城市全面对接;出台专项产业政策,从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进行差异扶持。
(二)发展聚合,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区域性集群。线下实体归聚,以“一环创新圈”及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为重点区域,综合运用金融、税收、法律和行政等各种政策手段,引导人才、资金等要素向该重点区域归集;线上服务归流,打造相应的配套生产性服务虚拟集聚平台,吸引产业链上下游的实体企业通过生态平台集聚。
(三)业态分合,着力发展与制造业强关联的中段技术服务业。一是现有企业裂变,支持科技公司主动溢出自身的富余能力,从政策优惠上鼓励大企业将内设技术部门设为独立的技术服务公司,在为本企业服务的同时,也为产业链的下游企业提供配套技术服务;二是就地集中孵化。以我市目前的家具、家电、陶瓷等重点产业集群的聚集地为基础,设立与产业集群配套的中段技术服务孵化中心,重点培养和扶持工业制程中段技术阶段的服务提供商,包括试验检测、打板制样、建模绘图、流程设计、工装夹具制作、质检品控服务等。
(四)养引结合,填补生产性服务业在人才智力上的短板。一是人才按需定制,发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以及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地高校的教育优势,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相关学科建设,鼓励大中型企业与高校对接,加强人才的委托培养以及定向招生;二是政策引留配合,重点加强与东莞、深圳等生产服务业相对发达城市的产业人才引进,在落户、购房、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差异化政策优惠,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创业实施专项分类资助政策,对产业发展进行精准扶持
致公党佛山市委会
提升佛山制造业创新成果转化水平的若干建议
对策建议:
(一)精确扶持方向,以产业发展带动创新成果转化。以具体的企业、项目为抓手,通过做大一批龙头企业,实现点突破;集中一市五区的资源进行扶持。
(二)强化组织保障,以关键项目创造成果转化为导向统筹各部门工作。成立类似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局”的部门,由该部门统筹全市的关键产业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实现从政策制定、招商谈判到具体的投资资金引导,全方位支持。
(三)明确容错机制,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在创新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创造各类政府引导基金的管理模式,允许风险投资资金的亏损;要创新国有产业园的管理模式,不以物业租金收入为考核目标;对政府采购类项目要进行统筹,以市场换取产业生态优化。
(四)改革技术创新和转化对接模式,打造“全球智能制造业创新成果平台”品牌。把本该属于市场的商洽会还给市场,让行业协会来主导一般性的项目技术对接会议。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领域的供求对接平台构建上。
九三学社佛山市委会
厚植生态文明 孕育百里芳华 加快推进佛山“城郊万亩郊野森林环”建设
对策建议:
(一)聚焦“城郊万亩郊野森林环”建设,打造佛山的“环城绿带”。进一步放大资源优势,打造“水乡花岭基田景观带”;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打造“生态休闲游憩活动带”;进一步整合项目优势,打造“生态战略统筹建设带”。
(二)强化“郊野公园”的项目统筹价值与触媒作用,以郊野公园建设为发力点,推动“环城绿带”的形成。参考香港、深圳、上海等开发强度高、基础相对较好的城市经验;以郊野公园为乡村振兴示范;以郊野公园为人文体验载体。
(三)把健康理念加入“环城绿带”,成为佛山组团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屏障”。利用环城绿带的空间作为城市应急时期重大基础设施用地和战略性预留用地。
(四)坚持“规划引领、设计集成、政策加持”的原则,为郊野公园与环城绿带的建设奠定基础。统一编制《佛山市环城绿带与郊野公园体系规划》;强化郊野公园的方案设计,通过高质量的设计系统解决乡村整治、生态修复、景观提升、服务配套等问题;加强相关机制保障,提出配套资金和土地等政策。
佛山市工商业联合会
当前我市民营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打消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对工业互联网应用仍处于观望的思想顾虑。引导供应商、咨询专家、智库学者等产业各界力量,以市场化的方式去树立灯塔式标杆、挖掘场景及效果。
(二)大力扶持一批龙头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型企业。
(三)加大工业互联网应用政策支持。将事后补贴的各类政策由“数量少额度高”转向“数量多额度低”,普惠到更多的企业。
(四)不断完善工业互联网的标准和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安全的监督检查、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体制机制。加强法律保护,加快监测预警、应急防护等关键技术手段的开发和部署。
佛山市总工会
关于进一步开展职工子女夏令营(托管)活动的建议
对策建议:
(一)聚焦覆盖面影响力双提升。一是多方联动。建议政府财政配备专项资金支持活动推广;建议企业行政部门积极主动加大投入力度,扩大活动规模;建议社会各界加大资源支持力度。二是灵活办班。灵活选择办班模式,切实降低师资、场地等整体营运成本。三是选树典型。建议通过打造高质量的子女夏令营活动示范项目,形成品牌带动示范效应。
(二)聚焦办班活动质量优化。加强师资队伍和志愿者等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资源;完善工作机制。
(三)聚焦资源对接共享。促进资源有效对接,加强政校企合作;畅通资源共享渠道,加强资源库建设。
共青团佛山市委员会
关于加强佛山市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建议
对策建议:
(一)统筹制订佛山市中小学校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总体规划。建议市教育局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需求和法律知识学习意向,制订系统、全面、详细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规划。
(二)推动和加强佛山市青少年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在法治教育课程设计、丰富法治教育活动形式等方面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通过基地平台,集中组织师资力量开发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课程体系;依托基地合作单位,建立起一支涵盖各法律实务部门的常态化法治宣传教育师资队伍;教育主管部门结合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规划,建立科学的“家-校-馆”互动工作机制。
(三)关注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特殊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四)加强家校联动提升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成效。借助佛山市青少年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定期与学校联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学校应加强家校联系,定期通报校园安全状况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的重点注意事项。
(五)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未成年人的社会舆论氛围。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作用,发动社会志愿者参与,提升未成年人普法实效。
佛山市妇女联合会
强化我市家教家风建设的建议
对策建议:
(一)教育、新闻、出版、广电等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在家教家风建设中的宣传阵地作用。将家教家风建设纳入各级党委讲师团宣讲、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依托“学习强国”等平台常态化开展家教家风社会宣传;依托户外电子屏幕、建筑围挡等广泛播放弘扬家庭美德和优秀家风的公益广告。
(二)各级社科联组织、科研院校应加强家教家风文化挖掘研究,培育出具有佛山特色的家教家风文化品牌。重视挖掘和梳理佛山古村落中被忽视的传统优秀家教家风文化资源和素材;深入开展传统家庭文化和社会主义当代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关联性、互促性和应用型研究。
(三)充分发挥基层社区和村居作用,让好家教好家风深植千家万户。在楼道、庭院、广场等公共场所,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做好好家风、好家训以及传统家文化的宣传展示;开展“弘扬好家风好家训”“巾帼美家”“儿童护家”“关爱家中老人”“家庭纠纷调解”五大特色“家”字号活动;通过好家教好家风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实现善治的目标。
(四)呼吁各界妇女发挥出自身在家教家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做好家庭教育,更新家庭教育观念;重视对配偶的正面影响,以身作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佛山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
加快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助推港澳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对策建议:
(一)完善政策体系,全面支持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建议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加强对基地建设的宏观统筹,形成多个部门的政策合力。同时,建立健全支持港澳青年到佛山创新创业的系列政策,形成政策“组合拳”。
(二)打造多元载体,立体支撑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围绕服务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精心谋划、科学设计,建设基地、中心、园区等多元载体。
(三)完善服务体系,全方位保障湾区青年创新创业。提升创新创业专业服务水平,为入孵项目提供政策、管理、法律、财务、融资、市场推广和培训等方面的专业服务,搭建“孵化—投资—加速—辅导上市”全过程服务体系,有效降低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
(四)建立交流机制,共享湾区青年创新创业信息。深化佛港澳三地青年交流活动;组织佛港澳三地“双创”品牌活动,积极发挥创业大赛引导作用;建立微信公众号,加大粤港澳大湾区宣传力度。